2022年7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保交楼、稳民生。保交楼推进近一年间,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法治化、市场化原则,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落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住房交付关乎购房群众的合法权益,关乎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乃至关乎整个宏观经济和社会稳定。在此背景下,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积极推进保交楼,出台支持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今年上半年,房地产项目交付取得积极成效。很多曾经暂时停工的项目开始开工和交付,让购房者看到了希望。一些品牌房企取得不错的交付业绩,如碧桂园集团上半年完成交付27.8万套,龙湖集团交付6.2万套。尤为不易的是,一些曾经资金链短期承压的房企也交出不错的成绩单,如融创集团在62个城市交付133个项目,合计11.8万户;旭辉集团在9个城市的68个项目交付了超过5.5万套房源。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共同探索多种形式纾困,有些城市设立纾困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参与项目运行,或是采取金融机构接管、债权人收购、合作方托管等方式盘活遇困项目。企业始终是延期交付的第一责任人,很多企业积极筹措资金保交付,通过出售资产和项目回笼资金。
在保交楼过程中,交付质量更受购房者关注。保交楼不应该是简单地按时交楼,更应该是保质保量交付。是否能够如期交付、保证交付质量,是企业交付力的重要体现。交付力已经成为赢得购房者、金融机构、政府等各方信任的重要保证。
保交楼的推进,离不开金融支持。目前,已推出两批共35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设立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有力推动各地项目复工建设。同时债券和股权等重点融资渠道也在不断助力。自去年11月以来,累计为民营房企约260亿元债券发行提供增信支持。证监会优化房企上市融资政策后,已有多家企业获得股权融资支持,金融支持政策的延期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和购房者的信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明确了16条支持政策,对保持房地产融资合理适度、推动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而由于部分房企长期积累的风险仍然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逐步消化,近日有关部门将上述“金融16条”中两项有适用期限的政策统一延长至2024年12月底。同时央行还将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期限延长至2024年5月底,有望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对房地产企业存量融资展期,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力度。
不可否认,推进保交楼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保交楼的核心还是资金问题,一些银行仍对房企贷款持较为谨慎的态度。企业资金回笼,进一步实现良性运转,还有赖于销售情况的好转,而当前相当数量的城市销售情况仍有待进一步企稳。
避免项目烂尾、逾期交付,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是推进现房销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今年年初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现房销售,继续实行预售的,必须把资金监管责任落到位,防止资金抽逃,不能出现新的交楼风险。各地积极推进现房销售,山东、安徽、河南等地明确提出进行现房销售试点,一些城市对土地出让设置条件限制时,现房销售是其中之一。企业也在积极推行现房销售,有的企业新出台了方案:购房者以较低比例购楼款即可锁定心仪房源,待预售房源完工后,客户可先查看房源,再签署正式合同及支付尾款。
下一步,推进保交楼工作必须在落实好现有政策基础上,继续加大纾困资金投入,优化纾困资金申请、使用和监管机制,同时应进一步为房企融资、销售提供必要支持,持续促进房企资金和房地产行业的良性循环。值得一提的是,有必要为房企创造更好的舆论环境。企业暂时遇到了债务展期,并不代表不能恢复,可能仅仅有一笔债务暂时还不上,不宜简单贴上“爆雷”标签。金融政策积极支持,企业也在努力自救,应该给企业一些时间。当然,也不能轻视企业的债务问题,应该积极化解债务风险,避免风险扩大化,企业要进一步落实好自救主体责任。(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亢 舒)
【责任编辑: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