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在2023中关村论坛-新型实体企业论坛上,多位专家及企业代表就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新型实体企业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路径展开深入探讨。
“从效果来看,新型实体企业在推动数字融合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院长何德旭在论坛上表示,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更多的新型实体企业,应对中国式现代化宏伟愿景的要求,企业要坚持创新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创新进一步引领企业自身发展,同时要循序渐进,稳健发展。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熊梦指出,新型实体企业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通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日益显现。他分析,新型实体企业多布局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能够利用海量数据和数字技术,通过产业融合与要素协同,激发产业链价值链的分解、重构和功能升级,引发产业功能、形态、组织方式以及商业模式的变革,促进细分领域产业化,增加新的产业投资机会。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则认为,新型实体企业的价值还体现在引领性。“无论是京东、华为,还是其他的新型实体企业,其示范效应非常重要,对于产业生态系统里面的其他企业带动作用明显,新型实体企业和行业上下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支撑,共生发展,一起推动中国产业成为全球领先的优势产业。”
随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涌现出一批兼具实体产业基础和数字技术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通过在不同领域的努力实践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表率,并发挥“以实助实”效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服务新型实体企业的过程中,京东云副总裁何方发现,目前我国的数实融合发展程度不均衡,在产业中呈现“三二一”倒置的特点,消费互联网快于产业互联网,数字产业化快于产业数字化,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数字化程度差距在拉大。他表示,京东作为新型实体企业的典型代表,不仅为实体企业降本增效提供有效的路径,还充分发挥供应链数字化服务商、新型基础设施作用,为千行百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底座。
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新型实体企业与数实融合白皮书》,结合华为、京东、格力、小米等新型实体企业的实践,指出数实融合通过提高生产流通效率、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推动实现共建共享、促成绿色发展转型、助力构建“双循环”和改善社会公共治理等路径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质量提升。该白皮书建议,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推动各领域、多层次、系统化的数实融合进程。(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常艳)
【责任编辑:徐璇】